第143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498 字 18天前

“你还知道好?”

“阿议说的。”

孙策看向陆议。他知道陆议读书多一些,但他知道妇好也是很不容易的事。后人知道妇好是因为殷虚的发掘,三国时代的人怎么会知道?

陆议红了脸。“不是我说的,我的学问可没那么好,是张子布先生说的。”

“张子布来过了?”

“可不就是他嘛。”孙翊激动起来。“这面壁思过的法子就是他教阿母的。还天天逼着我们背书。小妹才四岁,字都不认识,也要逼着背。背不下来就不准睡觉。小妹急得直哭,二兄又不管,我只好和阿议想办法哄她,谁知道……”

“阿翊,面壁也是修行。”陆议轻声说道:“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,老子就是这么说的。”

孙翊哼了一声,很是不以为然。孙策听了,却另有体会。“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”是老子五千言里的内容,他以前就读过,但感悟不深,只是嘴上说说罢了。现在他带兵打仗,最头疼的就是辎重钱财,感悟一下子深了很多,因为这两句话后面紧跟着一句“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”,对他来说太有感触了。

就算是圣人打仗,也不能没有辎重啊。和刘备小战一场就欠了一屁股债,以后还怎么和袁绍打?袁绍得世家支持,从长远来看,他必须会出现分赃不均的问题,但在短时间内,他却有着筹集钱粮容易的优势。汝南人不支持他孙策,应缴的赋税都能拖则拖,却会支持袁绍,袁绍一来,他们说不定个个抢着送钱送粮。不解决这个问题,这仗没法打啊。

面对着墙壁,孙策闭上了眼睛,吐纳几次,让自己静下心来,检讨最近的成败得失,规划未来的发展方针。天天忙,难得有个静下来思考的时间,这次机缘凑巧,他突然对老子五千言有了新的感悟,就像打开了一扇门,一扇重新发现道家智慧的门。

第381章 观德堂

吴夫人和袁权在堂上说着家常。吴夫人来之前,后院分为两部分,袁权、袁衡住东院,孙策住西院。尹姁在宛城,孙策身边没女人,内务都是由袁权安排人帮忙打理。吴夫人来了之后,觉得这样不妥,对袁权、袁衡不敬,将西侧院安排给袁权姊妹居住,自己住了东院,仍将西院留给孙策。

汉代尊西尊北,主人要坐在西边,面向东,客人坐在东边,面向西,让袁权姊妹住在西侧院,等于是让给了袁权姊妹近似主人的身份,而吴夫人以卑位自处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侧院又是安置客人的院子,正院才是主人住的,如此一来,吴夫人又成了主人,而袁权姊妹就成了客人。

这样做有两个理由,而且互相矛盾,是对还是不对,全看你怎么理解。总之吴夫人和袁权之间很客气,看不出一点分歧,谁也不能说吴夫人对袁权不敬。即使是在堂上坐,吴夫人也是坐在东侧,袁权坐在西侧。

“夫人有事吗?”吴夫人带着微笑,轻声说道:“如果有事,我就让人把伯符叫进来。”

袁权笑着摆摆手。“虽然有事,却也不能耽误了夫人教子。他在外面是统领千军万马、百战百胜的将军,在家里却是如此恭顺。夫人教子有方,令人佩服。”

吴夫人很欣慰,客气了两句。“惭愧惭愧,小门小户,也不知道怎么管,这几个孩子都有些顽皮,我也是头疼得很。听说伯符之前曾醉酒胡闹,还是夫人劝勉,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夫人。”

“夫人太客气了,我只是顺手之劳罢了。孙将军在外统兵征战,一念之间无数人生死,压力很大,偶尔放松一下也是情有可由的。说起来还是我袁家耽误了他,若非先父临终托付他娶舍妹为妻,以他这个年龄也该娶妻生子了。天生阴阳,若有个女子在身边,阴阳相济,也是好的。”

“夫人不必自责,能娶令妹为妻是他的福份,晚几年又能如何。他才十八,二十五六婚娶的人太多了,这点寂寞都受不得,将来如何做事。退一步说,令妹有丧在身,暂时不宜婚嫁,也可以为他纳个妾嘛。那个尹氏不是在宛城吗,我已经安排人去接她了,再过几天也该到了吧。”

“夫人想得周全。”袁权赞了一句,转换了话题。“听说夫人要建观德堂,可有此事?”

吴夫人点点头。“夫人有何高见?”

张昭经过平舆时,看了孙权、孙翊等几个孩子后,非常满意,立刻上了一堂启蒙课,确立了师生身份。他又主却动求见吴夫人,提了一个建议,说孙家这几个孩子不光聪明,而且身材好,是习武的好材料,大可以践行圣人教诲,六艺并修,建议吴夫人建一个观德堂,供他们练习射艺用。观德取“射以观德”之意。吴夫人半懂不懂,也不知道这观德堂应该怎么建,所以一直拖着。

“我一个妇人,能有什么高见。”袁权笑道:“我只是想出资助修,以谢将军盛德,还有个不情之请,想请夫人和将军首肯。”

吴夫人不解地看着袁权,不知道她究竟想说什么。

袁权解释了一下。袁耀刚刚继承了安国亭侯的爵位,食邑一千一百户,每年可得租税二十余金。袁权打算拿出十年的租税助建观德堂。但她希望能将观德堂建在汝阳,就建在袁家墓园旁。袁耀还在守丧,不能轻离墓园,如果张昭能到那里教孙家子弟读书,袁耀就能和他们一起学,接受张昭的教育。

吴夫人垂下了眼皮,没吭声。

袁权出资助修建观德堂,而且一出手就是两百金,看起来很大方,实际上私心很重。观德堂建在袁术的墓旁,又是袁家出资,用的是安国亭侯的食邑收入,这算谁建的?去观德堂的人是学习还是为袁术守墓,观袁术的德么?

不说话,就是不同意。

袁权也不着急,面带浅浅的微笑,静静地等着。

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,等吴夫人一抬头,这才发现时辰已过,连忙让身边的婢女去请孙策,心中暗自懊悔。罚孙策面壁,既是为孙翊、孙尚香做个榜样,也是为了立威,让袁权看看谁才是这儿的主人。但这只是个形势,不能当真,孙策毕竟已经长大成人,在外统兵作战,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对待。原本只是意思一下,没想到和袁权话不投机,时间便过了。孙策又是个急脾气,万一心里不高兴,直接走了,她可就有点弄巧成拙。

在吴夫人忐忑中,门外响起一阵隐隐约约的脚步声。吴夫人侧耳倾听,眉心微蹙。这脚步声很稳很有力,但不像孙策的脚步声。作为孙策的母亲,吴夫人太了解孙策的习惯了,他走路很快而轻,还有一种不确定的节奏。这个脚步声明显不是孙策,倒有点像孙河。难道是孙策跑了,孙河来报告?

就在这时,孙策进了门,快步穿过院子,来到堂前,躬身行礼。

“见过母亲。”

吴夫人如释重负,连忙说道:“有客人在此,怎么不先向客人行礼。”

孙策又转身向袁权行礼。“见过袁夫人。”

袁权一双妙目瞪着孙策,觉得不可思议。她认识的孙策可不是这个样子,那可是一头桀骜不驯的猛虎,时而还带着狼一般的狡黠,怎么到了吴夫人面前却像一只温顺的猫。说罚站就罚站,站完了还特别老实。

见袁权毫不顾忌的盯着自己看,孙策刚刚因面壁而沉淀下来的心又开始活泛起来。

“姊姊……有事吗?”

情知失礼,袁权连忙收回目光,抬起青葱般的手指,掩着嘴唇,清咳一声:“来和夫人与将军商量观德堂的事。”说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,又看看吴夫人。“夫人还没决定,要等将军来商议一下。”

孙策一听就懂。这是个难题嘛,老妈哪里是没决定,她根本就是不同意。答应袁权,老妈不高兴。不答应,袁权又失落。咦,为什么我会对这种场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。

他抬起眼皮,偷偷瞅了袁权一眼。袁权的目光虽然没有落在孙策的脸上,脸却变得绯红,头垂得更低。

第382章 实惠

“张公的建议?”孙策皱着眉,露出一脸的不快。

“有什么不妥吗?”吴夫人沉下了脸。她对张昭印象极好。虽然对射以观德或者君子六艺半懂不懂,但既然是张昭这个名士所言,那自然是有道理的。

“不是不妥,只是时间不对。”孙策知道吴夫人出身一般,没什么经学底蕴,对这些东西不太懂,听张昭这大名士一忽悠就觉得天经地义,必须得办。

他耐心的解释了一番。

射御并不是简单的射箭和驾车,那是在车战时代征战的必备技能。在春秋时期,当兵作战可不是普通人能够享有的资格。国之大事,唯祀与戎,不是你想祭祀就能祭祀,不是你想参军就能参军,那都是贵族干的权利,而且不同等级的贵族有不同等级的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