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6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730 字 18天前

孙夫人恍然,不禁失笑。“那倒有可能,那孩子一向是个心气高的,听说尚香建羽林卫,一心便想做个女军师,天天盼着与尚香一晤,效那古人明主贤臣故事,既然见了尚香,谈得投机,哪有心思再看仲谋。”

孙策听得一头雾水,孙夫人便把情况说了一遍。她前天来迎孙坚时,身边不仅有自己的孙女徐婉华,还有从女徐节,只不过徐节与孙尚香一见便说得投机,躲到一旁聊天去了,所以孙策没有注意到。听孙夫人这么一说,孙策猜到了这徐节可能是谁,这也是一个有主见的奇女子,孙权想打她的主意,难怪会碰壁。

如果是她,这个忙更不能帮了。说起来也是,孙权才十四,怎么这么多心思?这小子天生就是心眼儿多。先是撺掇老爹孙坚出面要官,现在又找阿母吴夫人出面提亲,就不能有个消停的时候?

孙策把这件事放在一旁,和母亲吴夫人说了一下对孙坚的安排,也请姑母孙夫人一起帮忙劝劝。孙坚对这个妹妹还是比较信任的。听孙策说完,孙夫人叹了一口气。

“伯符啊,你也真是不容易,老的要你费心,小的也要你费心,孙家如果没有你,绝对不可能有今天。”

孙策惭愧不已,谦虚了几句,起身准备告辞。孙夫人叫住了他。“我这个老的也有事找你呢。”

“姑母请说。”

“我那从女想从军,入羽林卫,你看能行吗?”

“姑母舍得就行。”孙策笑道:“军中可不比家里,比较辛苦。姑母不妨让她跟着尚香熟悉几天,等年后新鲜劲儿过去了,她如果还想从军,我是很欢迎的。”

“行,那就这么说定了。”

孙策告辞出门,心里有点不舒服。原本听了孙坚的提醒,他是想把孙权提拔起来用的,可是看这情况,这小子似乎更不成器了。难道是我的到来破了他的命?孙策一边想一边出了门,来到客人住的院子。郭嘉等人都住在这里,他想找郭嘉商量一下。进了院子一看,只看到袁权正和蔡珏、蔡珂、钟夫人玩六搏,却没看到郭嘉,问了一下钟夫人,钟夫人说郭嘉和黄承彦应孙辅之邀,到江心沙洲上钓鱼去了。

孙策听了,心情莫名的松驰了许多。南北都出了事,郭嘉居然还有心思钓鱼,说明他胸有成竹。他转身又出了门,来到江边,跳上一艘小船,来到江心沙洲上,郭嘉、黄承彦正有说有笑,孙辅带着两个童子在沙洲上撑起挡风的锦围,铺上席子,摆上榻和案几,架起火堆,火堆上架着铜壶,正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,香气四溢,还有两个童子正在江边收拾钓上来的鱼。

见孙策来了,郭嘉连忙招呼他坐。“鱼马上就好,现钓现烤,绝对新鲜美味。”

孙策入座,笑道:“只有鱼还不叫鲜,鱼配上羊才叫鲜,最好是幽州羊,没有膻味。”

郭嘉哈哈大笑。“那要看将军是吃小羊还是全羊了,如果想吃全羊,还是稍微等一等比较好。”

听了郭嘉这句话,孙策心里更安稳了。不用说,军谋处肯定讨论过这个问题,有了方案了。果然,郭嘉勾了勾手指,军谋仲长统跑了过来,将一份文书递给孙策,孙策接在手中,仲长统却不离开,孙策看了他一眼,放下了手中的文书。

“公理,有事?”

仲长统从袖子里掏出一卷纸。“将军,你还记得我说过的事吗?”

孙策一时想不起来,不过他没有急着问,而是很认真的想了想,渐渐有点印象了,不由自主的坐了起来。“是不是关于《潜夫论》的?”

仲长统咧着嘴笑了。“没想到将军真的记得。没错,这是我整理的《潜夫论》的一部分,请将军过目。”

孙策很惊讶。庞山民整理校释《盐铁论》用了四五年才写了一个初稿,仲长统这才两年时间不到,就将《潜夫论》整理好了?就算他是军谋,没有具体的公务在身,空闲时间多一点,也不至于这么闲吧。这年头整理文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有时候为了查证一些字句,不知道要费多少事。

“你和谁合著的?”

“合著?”仲长统摇摇头。“我独力承担,无须与他人合著。”他说着,又从另一个袖子里掏出一卷文稿。“这是我自己写的一些文章,一并请将军指教。”

第1692章 眼前与长远

孙策一并接过来。文章很长,握在手中就沉甸甸的,题首的字迹很工整,却不呆板,自有俊逸之气,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。

孙策抬头打量着仲长统。“你想将自己的文章印行天下吗?”

仲长统眨眨眼睛,点了点头。“想,要不然就不给将军看了。”

孙策“噗嗤”笑了,仲长统聪明过人,但他有点不合群,军谋处能和他谈得来的没几个,有时候半天没一句话,有时候滔滔不绝,而且说话不动听,甚至有些无礼,被人称为狂生。闻名不如见面,果然名不虚传。不过他狂得有本钱,论见识高度,军谋处数十人超过他的还真没几个。

“你看见那边的典都尉了吗?”孙策手一指。沿着江边,每隔十余步都有一个虎士当值,典韦带着几个虎士来回巡逻,一是察看有无异常,二是监督虎士打起精神,不能偷懒。眼下典韦正向东走,离他们大概有两百步左右,离尽头的岗位还有一百余步。

“看到了。”

“你如果能在他回头之前追上他,我就出资为你印行这些文章。”

仲长统皱着眉,大惑不解。“将军,这……有关系吗?”

“有没有关系,我说了算,你如果不想印行就算,想印行就快点,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。”

仲长统再次瞅了孙策一眼,有点像看白痴的感觉。不过他还是咬咬牙,提起衣摆,大步流星地向典韦赶去。走了十来步,发现有点赶不上,干脆将衣摆掖在腰带里,摆开双臂飞奔。只不过他这体能太差,才奔了三十来步,速度就明显降了下来,百步之后,脚步已经有些踉跄。又勉强跑了五十步,速度已经不如典韦,而典韦离终点却只有二三十步了。

仲长统情急之下,大叫道:“典都尉留步!”

典韦闻声转头,见仲长统叫他,连忙转身迎了上来。仲长统气得跺脚,也不理典韦了,耷拉着脑袋,转身就走。典韦莫名其妙,看向孙策,孙策远远地挥了挥手,示意典韦继续。典韦虽然一头雾水,还是转身巡逻去了。

仲长统回到孙策面前,脸色潮红,气喘如牛。孙策让人搬来了一张榻,让他坐下休息,自己看起文章来,越看越觉得有趣,嘴角不禁挑起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,不时地看仲长统一眼。自从上次仲长统提议印行《潜夫论》,后来又看他与荀悦辩论,他就开始不动声色的关注仲长统,只是仲长统年纪太小,今年才十六岁,所以他一直没有格外的表示关注,以免拔苗助长。

作为秦汉史爱好者,他不可能不知道仲长统。仲长统是东汉沫年集大成的政论学者,在继承了汉代学者关注政治的同时,他又提倡以人为本,注重个人心灵,开启了魏晋玄风,甚至有人说他是中国园林学的理论奠基人,谢灵运受他的启发甚深。

可是他手里的这篇文章却看不出一点玄风,却有些唯物论的感觉。这里面既提到了张衡的学说,又提到了严畯的潮水论,还提到了东海观涛,除了记载观察到的现象之外,他还在试图揣测其中的道理,提出了一系列的想法,其中一个最令孙策惊喜的观点是:天上的星星也有可能是月亮,只是离大地更远而已。

孙策粗略地看了一遍,将文稿轻轻地放在面前的案上,抬起眼皮,打量着仲长统。

“你这文章和你的身体一样。”

仲长统的脸抽搐了一下,随即又露出不屑。孙策看得清楚,却不动声色,接着说道:“前途无量,但你能走多远,实在很难说。”

仲长统不服气的拱拱手。“我这文章有什么不足,还请将军指教。”

“问题很多,我就说一点吧。”孙策笑笑:“你说,月亮自己能发光吗?”

仲长统眨着眼睛,沉思了好久,突然一拍手。“将军说得对,月亮本身并不发光,用月亮来比拟星星的确不太合适,只是如此一来,难道……难道……”仲长统的脸色变了几变,眼睛也瞪得圆了。“难道和太阳一样?”

“我不知道,但我觉得星星既然发光,自然和太阳更接近一些,至于是不是,还要更多的证据。”孙策点点案上的文稿。“公理,我经常和你们说,身为士,不仅只是坐而论道,还要能起而行之。你喜欢说,而且很能说,但你能不能行?你才十六岁,身体就这么虚弱,这怎么得了?文章是要做的,但身体也要注意锻炼,只在书斋里读万卷书不够,你还要能走万里路,与天下智者论战,取长补短,才能成一家之言。”

仲长统尴尬地摸摸头。他是个聪明人,已经明白了孙策让他去追典韦的意思。“多谢将军,我以后一定注意。”